紫竹藤和鸡血藤都是常见的攀援植物,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和用途。紫竹藤是一种耐寒性较强的植物,叶片呈紫红色,观赏价值较高,适合种植在庭院或花坛中,可以增添一定的美观效果。而鸡血藤则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其茎汁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中医药方中。所以,紫竹藤适合作为观赏植物栽培,而鸡血藤则适合用于药用。
紫竹藤和鸡血藤哪个好
鸡血藤最简单的临床应用是,在妇科第一方四物汤的基础上加入鸡血藤,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属于血虚兼有瘀滞者。《浙江省药品标准目录》载有活血通经丸,即以鸡血藤为膏,配伍香附、益母草、红花,闭经、痛经属于气血瘀滞而无虚象者。临床上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辨证属于湿热内蕴兼瘀而阳虚者,笔者常以鸡血藤补血活血,配伍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入鱼腥草、连翘等清热解毒散结,多在1周左右获效,疼痛、重坠感减轻,白带减少,经1~2月后临床治愈。另学习国医朱良春经验,用鸡血藤内膜异位症、肌腺症有效,常用量为30~60克。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鸡血藤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强中能量代谢及合成代谢的作用,可能是其妇科诸证的现代机制。
《中药大辞典》载鸡血藤“为强壮性之补血药”,《本草纲目拾遗》曰其“大补气血”,鸡血藤有补血之功,更有活血之效。笔者在大学期间实习时见一老师再障,习用鸡血藤加入补益药中而获效,经请教先生,告知补血药中加入活血药为其用药心法,可以显著提高疗效,而用鸡血藤也是其多年临床经验所得,遂记忆尤深。笔者临床后用其各种贫血,均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有用鸡血藤配伍何首乌、牡丹皮、熟地等再障有效。也有人用鸡血藤配伍土大黄、仙鹤草为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九成以上。而将鸡血藤用于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更是不乏枚举。笔者经验,鸡血藤对于白细胞减少,属气虚者多与黄芪、人参、白术同用;属血虚者,多与制首乌、熟地黄、山萸肉同用;属气血两虚者,可以将上述药物相合应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则将鸡血藤与仙鹤草、连翘同用。对于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有一个重要的经验是重用鸡血藤,而且配伍药物味数要少,以起到效专力宏的作用。笔者临床常用量是50克起步,最大可以用到150克。《广西中医药》载冉姓教授用自制鸡血藤汤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辨证属阴虚火旺者,药用鸡血藤、升麻、仙鹤草、栀子、熟蛋黄两枚(冲服),疗效显著,方中鸡血藤用量为50~100克,与笔者经验相似。
痹证是以感受风、寒、湿、热邪气阻滞气血,痹阻不通而引起的以肌肉、关节、筋骨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鸡血藤补血行血,性善通利,守走兼备,并能舒筋活络,祛风止痛,故对血虚兼有血瘀的痹证为优选之品。鸡血藤血虚血滞的手足麻木、疼痛及酸疼,单用即可奏效,可熬膏或制成浸膏片服用。若将其加入辨证论治方中,中风后遗症、风湿痹痛、肩周炎等可提高疗效。据国医朱良春经验,鸡血藤为痹证必用之药,对于风湿病,肢体麻木痹着、筋骨疼痛、关节屈伸不利者,多重用鸡血藤30~60克,加入炒白芍、炒赤芍、土元、露蜂房、全蝎、蜈蚣等作为基本方。寒盛者加入桂枝、川乌、独活;热盛者合入忍冬藤、寒水石、老颧草。本方肩周炎效果满意,对于中风后遗症也有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