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的果子长得像棉絮一样,呈圆形或椭圆形,有时会有一小块绿色的果皮包裹着。它们的形态非常独特,果实内部有种子和白色的细丝状物质,类似于絮状物。梧桐树果实不可食用,也没有别的特定的用途。除了果实,梧桐树还有其他特点,例如树干笔直,树冠广阔,叶子大而宽,伞形花序和美丽的花朵。总的来说,梧桐树果实的形态独特,但没有实际的用途,而其它特点包括树形优美和美丽的花朵。
梧桐树的果子长什么样
梧桐树叶边缘没有锯齿
梧桐,梧桐科梧桐属落叶乔木,原产,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华南地区,是我国地道的乡土树种,自古就有种植,栽培历史非常悠久。
梧桐挺拔伟岸,在我国一直是吉祥幸福、纯洁美好的象征,流传千古的《诗经·大雅·卷阿》对梧桐是这样赞美的:"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而伟大的思想家庄子对梧桐也有这样的褒赞:"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由此可见古人对梧桐的崇敬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视之为栖凤之木。
事实上梧桐也确非植物界的等闲之辈,梧桐树型高大挺拔,树姿洒脱飘逸;树皮光滑翠绿;树叶硕大的阔卵形,直径20公分左右,掌状3-5浅裂;5月花开,顶生圆锥花序,无花瓣,清奇,淡黄绿色,清纯亮丽;蓇葖果很奇特,如同一个个小辣椒,9-10月成熟时裂开,内含5粒圆形种子。
梧桐的蓇葖果是不是像个小辣椒?
梧桐树喜光,适宜在温暖湿润,深厚肥沃的土壤生长,不耐积水,不耐盐碱。梧桐树生长较快,寿命很长,可达百年,是优良的行道和庭院绿化树种。
梧桐的花清心雅俗,不具绒毛状物质,果实为蓇葖果,可以炒食或榨油,根本没什么"绒毛",因此,街坊邻里所言的梧桐"绒毛"扰民实属误解,错怪了栖凤之木——梧桐。
那么现实中乱飞绒毛扰民的"真凶"到底是谁呢?
悬铃木——飘落绒毛的"真凶"
悬铃木叶片叶缘有明显的锯齿
悬铃木,属于悬铃木科悬铃木属落叶乔木,原产印度、美洲、欧洲各国,我国引种栽培仅100多年历史,在南京、武汉、郑州、西安以及东南沿海城市种植较多。
悬铃木作为世界行道树并非浪得虚名,悬铃木速生,适应性强,树型雄伟,枝繁叶茂,叶片宽大,炎炎夏日,犹如一行行绿色巨伞,遮风挡雨,避暑纳凉的功能强大,撇开其果实具针状绒毛的缺憾,不失为一种优良的行道树,庭院绿化树。
悬铃木的树皮呈灰白色,块状脱落;悬铃木的叶片硕大,与梧桐极为相似,三角形掌状3-5裂,叶缘有锯齿;4-5月开花,头状花序,球形花;9-10月果熟,球形,有一球、二球、三球之分,种子基部长有长绒毛,秋冬至春季,球果炸开,绒毛随种子四处飘落,对行人造成危害。
悬铃木喜光,较耐旱耐寒,适宜在肥沃润湿深厚的微酸性土壤生长。悬铃木由于适应性强,速生,冠幅大,荫蔽效果好,常用于行道绿化。
悬铃木在种植较多的情况下,其球果炸裂随风飘落的绒毛对环境产生危害,较杨柳的飞絮有过之而无不及,深受民众所诟病,沦为不受民众欢迎的树种之一。
悬铃木球果
由于悬铃木与梧桐叶片很相似,很多人习惯将悬铃木称为梧桐树,进而将悬铃木球果的"绒毛"之害归罪与梧桐,使得我国传统上吉祥美好化身的梧桐树遭到曲解,背负千古骂名,真的有损梧桐的美誉,让国人情何以堪?籍此之际,基层林业将它们的区别一一列举,也望读者朋友广为宣传,恢复梧桐吉祥圣洁的美好形象,以正视听。
树皮:梧桐树皮为青绿色,浅裂纹;悬铃木树皮为光滑的灰白色,老皮块状脱落;树叶:梧桐树叶阔卵形,3-5掌状浅裂,叶缘整齐无锯齿;悬铃木树叶略小,三角形,3-5浅裂,叶缘有不规则锯齿;花朵:梧桐为顶生圆锥花序,无花瓣,碎小,清新亮丽,淡黄绿色;悬铃木则为头状花序,球形,形似构树花;果实:梧桐为蓇葖果,形似小辣椒,果熟开裂,内含5粒圆形种子,可炒熟食用,可榨油;悬铃木为球果,果熟炸裂,种子细小,基部有针型绒毛,飘落可危害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