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槐树在学中被认为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吸引丰富的气场并将其聚集在周围,使得周围环境的气场旺盛。国槐树也被视为象征着繁荣与富饶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力量和希望。此外,国槐树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它能够净化空气并改善环境,提供栖息地和食物给许多动植物,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国槐树在、象征意义和生态价值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国槐树的作用

国槐树的作用

国槐为落叶乔木,树型高大,长寿可与松柏、枣树相媲美。其耐寒、耐旱,以及顽强的生命力,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甚至在山区缺水的地方都可以茁壮成长。

从古至今,槐都是崇高、正义、忠诚的象征。古代汉语中槐官相连,如,槐鼎、槐位、槐卿、槐兖、槐岳,皆喻三公或三公之位,亦泛指执政的股肱之臣;槐宸,指的宫殿;槐掖,指宫廷;槐望,指有声誉的公卿;槐绶,指三公的印绶;槐府、槐第,指三公的官署或宅第。

“槐花黄,举子忙”,古时常以槐指代科考,考试的年头称槐秋,学子赴考称踏槐,考试的月份称槐黄。“大江东去,长安西去,为功名走遍天涯路”,赶考路上有得意者也有失意人,学子们望槐而感怀,因此,便产生了许多借槐抒怀的诗句。

唐朝诗人李频在《送友人下第归感怀》中写道:“帝里春无意,归山对物华。即应来日去,九陌踏槐花。”有伤感,有安慰,也有达观。晚唐花间词派代表人物之一韦庄在《惊秋》一诗中写道:“不向烟波狎钓舟,强亲文墨事儒丘。长安十二槐花陌,曾负秋风多少秋。”韦庄在唐朝覆灭后,虽出任过五代时前蜀的宰相,但功名之路相当坎坷,曾屡试不第,60岁时才考中进士,他的望槐而伤,应当不是无病。

在槐黄之季,赶考是学子的一件大事。白居易一生写过不少有关槐树的诗,不外乎望槐而感怀,咏槐而咏怀。苏东坡更是在《和董传留别》中道出千古名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激励着多少学子囊萤映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九陌踏槐花。

国人对于槐树的尊崇不仅限于“功名利禄”,在生活困窘的年月,槐树皮不知为多少人填饱了肚子。而槐花可以食用、入药、做染料,也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槐米更是一味药,在《本草纲目》等医典中都有确切记载。国槐的意义在无限扩展,几乎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古槐树就被视为吉祥之树、正义之树、“灵星之精”,并有“槐下听讼,可使案情归实”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