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菊象征着爱情、友谊和希望。它作为一种美丽而多彩的花卉,传达着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波斯菊的绚丽色彩和鲜艳花朵代表着友谊的真诚和深厚。它们的绽放也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无论是在庭园中的盛开,还是作为礼物赠送给亲友,波斯菊都传递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使人们感受到爱与友谊的温暖,并鼓舞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波斯菊象征什么
按照一开始的设定,两个奥运,一种花束——包括玫瑰、月季、铃兰、绣球、月桂、橄榄6种花型,分别象征着友爱、坚韧、幸福、团结、胜利、和平。
为什么多出了一朵波斯菊?唐占鑫提议的。
唐占鑫是谁?她是一位脊髓受损的残疾人,还是北京市首个脊髓损伤者希望之家的创始人之一。冬奥会之前,希望之家承接了制作颁奖用花的工作。唐占鑫和团队召集了150多位残疾人和他们的家属参与进来。
很自然地,唐占鑫就想能不能增加一种花卉来体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品质?比如波斯菊,因其花语是不畏困难,努力生长,很合适。北京冬奥组委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情景。
有人可能会问了,在一场赛事中,颁奖花束稍有变化,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呢?别看只是增加了一朵小小的波斯菊,却能折射出残疾人事业的巨大发展和进步。
冬残奥会是残疾人的体育盛会,而残疾人的参与,并不只限于赛场上。在赛事筹办过程中,组织者选取最合适的工作放心地交给残疾人团队,而他们也不辱使命,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这项工作——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共使用颁奖花束1251束,其中有500束出自残疾人之手。
这一方面体现出北京冬残奥会让更多残疾人享受到奥林匹克的荣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也让残疾人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的尊重——这份工作没有因为交给残疾人而降低要求和标准,残疾人朋友完全是以一个平等的身份进入到赛事保障工作中的。
这份工作,给了残疾人证明自己的机会。这份工作,就是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体现。毕竟,对于残疾人来说,改善生活状况的关键就是工作、就是就业。唐占鑫背后,则是残疾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层次不断提升的状况。
“十三五”期间,城乡新增181万残疾人就业,每年平均有40万残疾人参加补贴的职业培训项目。随着新业态的出现,残疾人就业的门路不断拓宽,当调音师、搞带货、做远程审核……为更多残疾人的人生出彩提供了舞台。